中文名稱
|
|
英文名稱
|
|
英文同義詞
|
|
CAS號
|
|
EINECS號
|
200-843-6
|
分子式
|
CS2
|
分子量
|
76.14
|
結構式
|
|
物化性質(zhì)
密度
|
1.606g/cm3
|
熔點
|
-111℃
|
沸點
|
199.6℃ at 760 mmHg
|
閃點
|
74.5℃
|
折射率
|
1.627
|
蒸氣壓
|
0.478mmHg at 25℃
|
溶解性
|
2.9 g/L (20℃)
|
化學性質(zhì)
|
1.極易燃,接觸熱、火星、火焰或氧化劑易燃燒爆炸。受熱分解產(chǎn)生有毒的硫化物煙氣。與鋁、鋅、鉀、氟、氯、疊氮化物等反應劇烈,有燃燒爆炸危險。高速沖擊、摩擦可因產(chǎn)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。
2.化學性質(zhì):對酸穩(wěn)定,常溫下與濃硫酸、濃硝酸不作用。但對堿不穩(wěn)定,與氫氧化鉀作用生成硫代硫酸鉀和碳酸鉀。與醇鈉作用生成黃原酸鹽;在空氣中逐漸氧化,帶黃色,有臭味。受日光作用發(fā)生分解;低溫時與水生成結構為2CS2·H2O的晶體。在適當條件下與氯反應生成四氯化碳和氯化硫。
3.本品高濃度蒸氣有麻醉作用,濃度為0.1%~0.3%,吸入1h就能致死,即使低于致死量也會遺留后遺癥,長期吸入(3個月)160×10-6以上時,1~2年后會引起神經(jīng)炎。工作場所最高容許濃度為60mg/m3。本品有毒,具刺激性。密閉操作,局部排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(jīng)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防靜電工作服,戴橡膠耐油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(tǒng)和設備。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。避免與氧化劑、胺類、堿金屬接觸。灌裝時應控制流速,且有接地裝置,防止靜電積聚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4.由于其沸點低、揮發(fā)性強、毒性大,因此在生產(chǎn)和使用過程中易散發(fā)于空氣中,對環(huán)境和人體造成嚴重的污染和危害。二硫化碳是損害神經(jīng)和血管的毒物。人處在二硫化碳高濃度條件下,具有麻痹作用。如果持續(xù)時間長,則可由呼吸中樞麻痹使失去知覺以致死。高濃度下,人體皮膚也能吸收。
5.本品是一種氣體麻醉劑,其蒸氣對皮膚、眼睛有強烈的刺激作用,易引起皮炎和燒傷。急性中毒開始引起譫語,以后進入麻醉,嚴重時意識喪失,甚至死于呼吸衰竭。長期吸入其蒸氣引起胃弱、失眠、疲倦、食欲不振、頭痛、眼花、感覺異常、血壓下降、哆嗦,以致手足僵硬、動作緩慢、流涎、多汗、記憶力減退等癥狀。主要損害神經(jīng)和心血管系統(tǒng)。當蒸氣濃度為12440mg/m3時,30~60分鐘引起死亡。TJ 36-79規(guī)定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/m3。
6.穩(wěn)定性[24] 穩(wěn)定
7.禁配物[25] 強氧化劑、鋁
8.避免接觸的條件[26] 受熱
9.聚合危害[27] 不聚合
10.分解產(chǎn)物[28] 氯化氫
|
產(chǎn)品用途
產(chǎn)品用途
|
1.用于制造黏膠纖維、玻璃紙、黃原酸鹽、硫氰酸鹽和四氯化碳。用二硫化碳生產(chǎn)的黃原酸鹽供作冶金工業(yè)的礦石浮選劑。用于生產(chǎn)農(nóng)用殺蟲劑。橡膠工業(yè)硫化時,可作為氯化硫的溶劑。用它制造氨處理系統(tǒng)中設備和管路的防腐蝕劑。也是檢驗伯胺、仲胺及α-氨基酸、測折射率、色譜分析用的溶劑。也用于從亞麻仁、橄欖果實、獸骨、皮革和羊毛中提取油脂。用作航空的加速劑。也用作油脂、蠟、漆、樟腦、樹脂、橡膠、硫、磷、碘等的溶劑,羊毛的去脂劑,農(nóng)業(yè)殺蟲劑,土壤消毒劑,衣服的去漬劑等。在分析上用于伯胺、仲胺和α氨基酸的測定以及紅外光譜用溶劑。
2.二硫化碳廣泛用于冶金、農(nóng)藥、橡膠、黏膠纖維等工業(yè)領域。 它具有良好的穿透性,熏蒸糧食時一般與不燃燒成分制成混合劑使用。二硫化碳對于干燥的種子熏蒸不會降低種子的活力。對谷物如小麥、大麥、玉米、稻谷等,250g/m3熏蒸24h,發(fā)芽不受影響。氣態(tài)二硫化碳會嚴重損耗或殺死生長著的植物或苗木,水稀釋的二硫化碳乳劑處理常青樹和落葉苗木根部周圍的土壤,能有效地防治多種地下害蟲。由于二硫化碳具有燃燒和爆炸的特性,現(xiàn)代熏蒸越來越少地使用該藥劑。
3.主要作為制造黏膠纖維、玻璃紙的原材料。用二硫化碳生產(chǎn)的黃原酸鹽用作冶金工業(yè)的礦石浮選劑。用于生產(chǎn)農(nóng)用殺蟲劑。橡膠工業(yè)硫化時,可作為氯化硫的溶劑。也是檢驗伯胺、仲胺及α氨基酸、測折射率、色譜分析用的溶劑。也用于從亞麻仁、橄欖果實、獸骨、皮革和羊毛中提取油脂。用作航空加速劑。
4.用作分析試劑、溶劑、粘膠纖維及羊毛去脂劑。也用于折射率測定。
5.用于制造人造絲、殺蟲劑、促進劑M、促進劑D,也用作溶劑。[30]
|
生產(chǎn)儲運
生產(chǎn)方法
|
1.甲烷硫黃法:固體硫黃加熱熔融成液狀,然后用活性白土凈化。天然氣凈化處理是利用輕柴油吸附C2以上餾分,分離出純凈的甲烷氣體。天然氣及硫黃蒸氣經(jīng)加熱后,即可充分混合并加熱至650℃,然后送入反應器進行反應。采用加壓分凝法,使二硫化碳與硫化氫分離,精餾后制得二硫化碳。其反應式如下:
2.木炭硫黃法:根據(jù)不同的加熱方式,可分為外熱式鐵甑法和內(nèi)熱式電爐法兩類。一般采用三相電爐法。電爐法將木炭于800 ℃直接焙燒除去水分和有機物后間斷加入電爐,熔融硫黃連續(xù)加入電爐內(nèi)與灼紅木炭在1000℃左右進行反應,生成的二硫化碳經(jīng)除硫、冷凝得到粗制品,再經(jīng)精餾、冷凝,制得二硫化碳成品。其反應式如下:
3.市售的二硫化碳是將木炭和硫磺加熱至850~950℃的條件下合成的。作為試劑,它可以滿足一般要求,但當要求的純度高時,則需用下述方法除去其中所含的雜質(zhì)。這些雜質(zhì)為硫化氫、亞硫酸、硫酸、有機硫化物、水和硫等。將100~200g的汞和適量的五氧化二磷加入到500mL市售的二硫化碳中,振蕩1h左右,過濾,將濾液避光分餾,棄去高餾分和低餾分,收集中間餾分。將收集到的分餾物重新與汞和五氧化二磷混合、振蕩,并分餾。如此反復操作直到有害雜質(zhì)的含量達標為止。
精制方法:所含雜質(zhì)有硫、硫化物和水等。精制方法有下列幾種:① 用玻璃制的蒸餾器蒸餾3次。② 用氯化鈣干燥后多次分餾。③ 與水銀一起搖動除去硫化物,再用五氧化二磷干燥、分餾。④ 在1L二硫化碳中加入5g粉碎的高錳酸鉀充分搖動,至完全除去硫化氫后放置,分離后再加少量水銀搖動以除去硫,至界面處不進一步變黑為止。最后每1L二硫化碳中加入5g硫酸汞搖動,以消除臭味。分離后用氯化鈣干燥、分餾。
4.以工業(yè)品二硫化碳為原料,加入無水硫酸銅(每犔二硫化碳需加25~37.5g硫酸銅),充分攪拌至黑色粉末消失,且無難聞氣味為止,立即過濾,除去不溶性雜質(zhì),然后在濾液中加入無水硫酸銅,餾,按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收集餾分,即為純品。
|
儲運條件
|
1.儲存注意事項[29]在室溫下易揮發(fā),因此容器內(nèi)可用水封蓋表面。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宜超過29℃。保持容器密封。應與氧化劑、胺類、堿金屬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(chǎn)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(qū)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2.本品用玻璃瓶和金屬桶盛裝(鋁桶、鐵桶、貯罐)外加木箱保護,須存放在不燃材料結構并有地面通風設施的倉庫內(nèi),遠離火源,避免陽光照射,夏季應采取冷卻措施保持在17℃以下貯存,倉庫附近不可有電器設備或加熱設施,須防閃電或靜電引火。貯罐液面應用惰性氣體封閉。按易燃物品規(guī)定貯運。
|
安全信息
RTECS號
|
FF6650000
|
危險品標志
|
F Highly flammable 極易燃物品
T Toxic 有毒物品
|
風險術語
|
R11高度易燃。
R62有損害生育能力的危險。
R63可能有對胎兒造成傷害的危險。
R23/24/25吸入、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毒。
R36/38刺激眼睛和皮膚。
|
安全術語
|
S16遠離火源。
S33采取措施,預防靜電發(fā)生。
S45若發(fā)生事故或感不適,立即就醫(yī)(可能的話,出示其標簽)。
S36/37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和手套。
|
危險品運輸編號
|
UN 1131 3/PG 1
|
|